转换性障碍它的主要特征丧失了对于过去的记忆、身份意识、即刻感觉以及身体运动控制等方面的正常整合能力,这种丧失表现为部分丧失或者是完全丧失。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转换性障碍心理特征,希望大家喜欢!
转换性障碍心理特征
一、运动障碍,包括瘫痪,肢体震颤,抽动和起立不能,步行不能,缄默症;
二、痉挛障碍;
三、抽搐大发作;
四、听觉障碍;
五、视觉障碍;
六、感觉障碍,感觉障碍又包括感觉缺失、感觉过敏、感觉异常。
一、主要病因
1、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对转换障碍的影响作用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发病形式、临床症状等方面。
2、躯体因素:临床发现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害有促发转换障碍的倾向,如多发性硬化、散发性脑炎、脑外伤等。有学者发现脑干上段水平及以上结构的脑器质性损害可导致癔症症状,而以下的神经系统损害则少见癔症发作。
3、心理因素:转换症状的发生通常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首次发病前可追溯到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
4、个性因素:通常认为,具有转换障碍个性的人易患转换障碍。所谓转换障碍个性即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演色彩、自我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暗示性增高被视为其临床特点。
二、诱发因素
精神刺激:患者内心受过创伤,产生阴影,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或承受的压力过大,可能诱发转换障碍。
一、药物治疗
1、β受体阻滞剂:该药物可选选择性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从而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以达到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可用于减轻患者的心慌不安、神经紊乱、情绪起伏大等症状。一般药效在一小时后可显现,糖尿病患者慎用,哮喘患者禁用。
2、苯二氮卓类药物:一种镇静催眠药,毒性小,安全系数较高,除了有镇静、催眠作用外,还有抗焦虑、抗惊厥和抗癫痫的作用。该类药物主要有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劳拉西泮、替马西泮等,该药物一般可维持3~8小时的药效。
3、抗抑郁类药物:该类药物适用于抑郁性精神障碍(内源性及非内源性抑郁),主要有帕罗西汀、文拉法辛、西酞普兰等,不良反应较轻,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激素分泌紊乱等,一般1~2周会逐渐消失,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二、手术治疗
转换障碍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不采取手术治疗方案。
三、物理治疗
大多数的转换障碍患者多会自然缓解或经过行为治疗、暗示、环境支持缓解。
1、更替反应法:转换障碍既然可以由不良的更替反应形成,相应也可以用更替反应加以革除。更替的作用是指以一个良好的行为反应代替原有的不良行为,以达到逐步改善的目的。
2、放松训练法: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运用放松法时,要注意选择简单可行、又能使患者以感兴趣的形式进行,让患者自然地得到放松。
四、心理治疗
患者通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进行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放松压力,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五、其他治疗
患者可通过呼吸减压、转移注意力减压、音乐减压等方法,放松肌肉和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有利于患者缓解该病症的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