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上下五千年 >

皮影戏的来历及传说

| 婉玲

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一种,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手工艺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皮影戏的来历及传说,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及传说

传说在2千多年前,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染病故去,武帝思念心切,时常神情恍惚,继而终日不理朝政,各位大臣对此都很担心。一日,大臣李少翁出门,偶遇当街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在地上,画面栩栩如生。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的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到夜里围起方帷,点起许多蜡烛,恭请皇帝端座帐中观看,武帝看后龙颜大悦,从此爱不释手。这个被写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最早皮影戏的渊源所在,也为后来皮影戏的广为流传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皮影戏是什么?

皮影戏,是影戏的一种,又称“驴皮影”、“影子戏”、“灯影戏”;是演员手持用兽皮或纸板雕刻并施以彩绘的人兽形状,通过灯光照射在白色影幕上,随着丝弦锣鼓锁呐伴奏,通过演员的控制使皮影能歌能舞,演出一幕幕悲欢离合故事的戏剧表演形式;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间传统艺术;是一种集绘画、雕刻、戏剧、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皮影人的结构和制作方法

皮影人一般分头、身、四肢等几部分,均为侧影,头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都有服饰,涂油彩后,用火砖烘烤压平即成。中国地域辽阔,名地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制作程序大致相同,一般都要经过:〖1〗选皮(当地的牛皮、羊皮、驴皮、猪皮或其它兽皮)、〖2〗制皮(去毛、去血、刮薄、药浸、涂油、荫干等)、〖3〗画稿(设计图谱)、〖4〗过稿(用钢针把各部件的轮廓和设计图案纹样拷贝、描绘在精选的皮面上)、〖5〗缕刻(用二、三十把不同的雕刻刀分别在画好的皮面上去扎、去推、去凿、去刻,艺人雕刻大师的口诀是: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虚实要分清,暗线绘线功夫定……)、〖6〗敷彩(用紫铜、银朱、普兰等矿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热制着色)、〖7〗发汗熨平(脱水发汗、弹指点水、适温吸色)、〖8〗缀结完成(从头到脚十一个部件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为便于表演,在不同部位分别装置3一5根活动签子,使皮影人能做出跑、立、坐、卧、躺、滚、爬、打斗等百般姿态)。

民间玩法和观感度成功吸粉无数

因为早期民间巨大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皮影戏很快得以发展且队伍逐渐壮大。在台前看皮影和在台后看皮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在台后看皮影操作,一个皮影人,要用5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的功夫绝妙高超,如行云流水般那样流畅,嘴上功夫也要了得,不间断的说、念、打、唱无一不能,脚下还要制动锣鼓。一个皮影演员通常要具备各种技艺,才能给观众一场声色观感都非常舒心、快乐的感觉。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一来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皮影紧贴屏幕活动,镂空的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甚至相当于现今800万像素的高清画面效果了。可见二千多年前,百姓是多么的喜爱这一艺术享受形式,皮影戏在当年以龙头老大的身份成功在全国迅速吸收铁粉、死衷粉无数。

皮影戏的繁荣时代和艺术流派

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皮影戏至晚在宋代已经成熟和盛行,东京汴梁瓦舍中的影戏艺人已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等九人。无独有偶,在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壁画中有一幅《影戏图》,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山西皮影戏演出的实况。后来经过宋、金、元、明的发展,皮影戏便在全国各地流行开来,并在清代呈现出繁荣局面。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湖北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欢迎。一句话,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州,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相关文章

26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