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国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而在春节到来的时候也会有一些传统的文化习俗,并且这些习俗也是不断的发展和演变,那么春节贴门神的贴门神的来历是什么?有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的老黄历一起共同了解和分析吧!
贴门神的来历是什么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是有史为证的。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8]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1、小孩半夜不啼哭,门神作用
夜幕降临导致阴盛阳衰,半夜的时候是否经常听到小孩啼哭。其实小孩子是至纯体质最受阴寒之物的喜爱,因此总会跑进来作弄小孩。当然如果有门上有门神大人在,阴寒之物会受不了身经百战的门神身上的煞气,自然不会跑出来作祟。
2、除灾解祸之用
古代祀典中有殷代天子祭五祀,每逢农历十二月三十晚,传说门神奉黄帝之名统辖人间鬼怪,因此人们会在大门两侧贴上木雕的早期门神以御鬼怪、消灾难,这也是最早期的门神的由来。这边是为什么我们老祖宗会对门神如此的敬仰。除了门神,当然灶神司命也是有同样的功效。
3、帮助远方的游子找到使命
在古代孩子们要出门游历或者是考取功名,作为长辈他们会对门神进行祭祀跪拜,以求得自家孩子平安,获取功名。有可能还会弄点香灰,平安符给带着。当然这一习俗在中国的某些地区也是保留着的。经过几千年人们的信仰累积,自然是有效果。
旧时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很多人贴门神的时候会使用这个门神。
门神之神诞之日为正月十五日,民间多有在新春时节,祭祀门神并于大门口张贴门神的习俗,不同的地方习俗都是不一样的。
张贴门神应以进门者为视角,贴于门两侧,画中门神以对脸相视为正确的传统贴法,反之则为民间流传的“贴错门神”,大家贴门神的时候多是会选择这样的。
武门神一般贴在大门上,武门神一般贴在大门上,东边为上,贴秦琼像,西边为下,贴尉迟恭的像。文门神是贴在正堂屋及厢房门上的,祈福门神则是贴在室内老人的屋门上、新婚夫妻的屋门上、儿童的门上等等。
贴门神要注意两张门上的人物脸是相对的,不要贴反了。老式建筑的大门都是对开的两扇门,门神正好一边贴一张,而现在的住房都是单扇门,两张门神只能贴在同一扇门上。粘贴时要注意位置的美观大方,以人们视线平齐为佳,视线平是比较合适的。
比较讲究的人家,会在门两边点上两盏灯,表示出入光明,也象征是门神的两只眼睛,达到吉祥平安的功效,在除夕晚上和初一五更,在门前摆上供品,然后焚香烧纸供奉门神,请门神保佑一家人出入平安,吉祥如意。另外,我们也要保护好门神,在初五以前千万不要破坏,这是对门神的尊敬。还有旧门神、春联换下来后,要烧掉,不要随处乱扔,这样也是对门神的尊敬。
门神为民俗所奉的司门之神。中国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可见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