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确定,1981年10月1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纪念日)是首届世界粮食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粮食日的知识有哪些,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世界粮食日的诞生背景
世界粮食日是在1979年11月举行的第二十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中确定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于1945年10月16日。作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粮农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从60年代以来,虽然世界粮食总产量的增长比人口增长要快,但人均粮食产量却一直在减少。70年代初,由于连续气候异常造成的欠收和一些大国抢购粮食,导致了所谓世界性粮食危机。当时世界上有5亿多人营养不良,发展中国家婴儿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5-8倍。 这引起了举世关注。
在这种严重的世界粮食紧缺的形势下,为唤起各国政府对粮食和农业重要性的认识,联合国粮农组织作出了关于世界粮食纪念的决议。在1979年召开的第二十届大会上,作出一项决议:自1981年起将每年的10月16日规定为“世界粮食日”,并提出了“粮食第一”的口号,此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对粮食问题历来重视,国内艺术家对粮食问题也给予了颇多关注。他们对粮食有切身体会,也积极主动参与了跟相关展览活动。
王广义《自然之物》建造了一座“粮仓”
王广义高中毕业后曾到大庆附近一个村子里下乡,在当地的粮库工作过。扛粮食的时候很累,但粮食的味道,尤其是“麻袋那种亚麻的味道”却在王广义的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此后多次用麻袋塞入粮食来比喻艺术的精神。在2012年今日美术馆的大型回顾展中,王广义展出了巨型装置作品《自然之物》。在挑高为12.5米的宏大空间里,艺术家在其四周堆放了5000余袋装在传统麻袋中的大米。
李枪 《粮仓》(村庄消失了我们还有粮仓)
2012年8月11日,公益跨界艺术展“粮食”主题展在北京偏锋新艺术空间开幕。展览以“主题”,此次艺术展览邀请了16位艺术界不同年龄段的艺术家。他们的创作以“粮食”为发散点,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对主题的理解,关注粮食安全与公正、饥饿、农民等与粮食相关的话题。艺术家李枪从云南运来了佤族人用的粮仓,在北京组装起来,周围立起铁制的玉米和高粱。云南当地人只容许小量的粮食在家里,把大量的粮食放在粮仓,“他们认为寨子发生火灾,还能够保证有粮食吃,还可以活下去,这是他们对粮食的态度。”李枪觉得,“它意味着希望,人类需要一个粮仓。”
几个月以后,“人间食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抗击全球饥饿50周年纪念主题艺术展在北京林大艺术中心举行,此次规模更大,邀请28位青年艺术家围绕粮食主题进行创作。
雕塑家陈文令说:“今日世界的很多角落仍然存在着无数生命在忍饥挨饿,甚至是垂死挣扎。他们严重缺乏阳光、温暖与营养。现在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参与到这场世界性的抗击饥饿的行动中。”
1.据说一碗饭是4400粒米,每吃一碗饭相当于吃下三四丛稻子。虽然人一天只吃两碗米饭,但是一年下来就要吃掉55公斤大米,这相当于一个成年女人的体重。如果说,一个成年人每天吃6碗米饭,那么,当他84岁时,就已经吃掉了13797公斤大米,这相当于4.6公顷——差不多是7个足球场的稻田产出。
3.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前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1998年我国谷物、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更令人感慨的是,人均占有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公斤。
4.到2050年,全球人口预期达到90亿,粮食产量必须增长60%才能养活全部人口,到2050年粮食产量则须达到40.2亿吨。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5.世界上绝大多数饥饿人口(7.91亿)生活在发展中区域。食物不足人口最多的区域是南亚,达2.95亿人。食物不足发生率最高区域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涉及约四分之一非洲人口,达2.23亿人。
2.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80年代初宣称,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但事实上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可是却有4.5亿人挨饿。
6.在发展中国家,因为饥饿和疾病,几乎每15个儿童中就有一人活不过5岁。每年约有5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营养不良和相关疾病。
7.所有食物在得到人们消费之前,就有多达1/3遭到损失或浪费。在中国,每年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解决粮食浪费问题,是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一大挑战。
8.水稻成为米饭中间的过程繁杂。春耕期,在播种之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准备秧田,对土壤进行疏松工作。接下来就是筛选出可以用来育秧的稻种,将发出嫩芽的稻种撒在经过疏松工作后又平又软的秧田里,等待他们生长。此后,便是的插秧。漫长的水稻生长期,需要时不时地拔除杂草,防治病虫害。终于迎来了丰收的时刻,之后的晾晒又为农民们增添了新的烦恼。之后还要经过去壳碾米,层层把关,最后我们才能够吃到香喷喷的米饭。
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 节约粮食,适量定餐。我们要珍惜粮食,适量定餐,以吃饱为准,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 营养均衡,克服挑食。不偏食、不挑食,营养均衡身体好哦!我们要合理荤素搭配,注重营养,树立科学的养生饮食新观念,推动健康饮食新“食”尚。
3. 光盘行动,拒绝浪费。吃多少盛多少,践行光盘不浪费。餐厅吃饭点菜适量,10位进餐客人只点9个人的菜,吃不够再点,吃不完的打包带回家。监督身边亲朋,勇于制止浪费现象。
1.促进人们重视粮食生产。
2.鼓励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和技术合作。
3.引起人们对全球粮食短缺问题和饥饿问题的重视。
“五谷杂粮”都有哪些
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是麻、黍、稷、麦、菽,区别就是一个有稻,一个有麻。
由于最早的时候北边比较干旱,因此水稻种植并不多。后来开拓后,江南富饶地摆在眼前,水稻产量多了,人吃的自然也就多了。
这是因为豆类里糖分在作怪。由于它们大多数是低聚糖,而低聚糖又无法被吸收,故而进入身体后基本就是串个门子,原样排出。
但身体内毕竟有很多细菌,低聚糖被细菌分解就会产生硫和甲烷,也就是所谓的“废气”了。
当然,如果你愿意就着豆子喝凉水,就可以解锁新技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