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特征和习俗
春分的特征
在这24个节气当中,每一个节气都有自己的节气三侯,而每一候都有其相应的气候变化和特征,这些特征是其他节气所没有的,具有独特性。春分节气有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说春分日后,燕子开始从南方飞回来,下雨时天空会打雷并发出闪电。其中的元鸟也就是指燕子,立春节气到了,燕子也就从南方飞回来了。而且到了立春节气雨水也增多了,这个时候天气转暖,空气也比较潮湿,于是有二候“雷乃发声”。至于“三候始电”,那是因为春分节气以后降雨量明显增多了,并且还会伴随着雷声和闪电。这时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从云间凌空劈下的闪电,所以在野外干活还是要注意安全。
春分节气习俗
【竖鸡蛋】
“春分到,蛋儿俏”,春分这一天最好玩的莫过于“竖鸡蛋”:玩法很简单,仅仅需要挑选一个光滑均匀的没有冷藏过的鸡蛋,放在桌子上凭耐心将它竖立起来就好了。春分这一天是时间的平衡,是白天和夜晚的平衡,蛋站立的稳定性最好。快来试一试吧!
【吃春菜】
春分之时,万物复苏,正式吃春菜的好时节,荠菜、春笋正当时,民间有吃春菜、喝春汤的习俗。家长朋友可以在春分时节带上孩子一起到乡野田间采摘春菜,体验亲子踏春采摘的乐趣!
【放纸鸢】
春分期间放风筝是古老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有祈福之意,以及放飞梦想的寓意,清朝文人高鼎写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趁着和煦的春风,带上宝贝们去放风筝吧,让一颗颗满怀期待的心随着各种各样的纸鸢,在空中翱翔,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享受快乐的亲子时光!
1、阳光光线:春分时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进入北半球,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2、气压状况: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忽冷忽热情况明显。
3、气温降水: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
春分的寓意,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俗话讲:“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节就要开始了,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春分过后,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要加强田间管理。由于气温回升快,需水量相对较大,农民朋友要加强蓄水保墒。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年3月21日前后地球公转到黄道180°(天秤宫)此时太阳对应在黄道0°(白羊宫)。 春分点时黄道上固定的点不能西移。
对居住的北半球的人来说,当太阳分别经过春分点和秋分点时,就意味着已是春季或是秋季时节。太阳通过春分点到达最北的那一点称为夏至点,与之相差180°的另一点称为冬至点,太阳分别于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通过夏至点和冬至点。同样,对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当太阳在夏至点和冬至点附近,从天文学意义上,已进入夏季和冬季时节。
昼夜几乎相等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俗话讲:“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节就要开始了,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春分过后,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要加强田间管理。由于气温回升快,需水量相对较大,农民朋友要加强蓄水保墒。
春分天气冷还是暖:不冷了
春分到,天气已经不冷了,已经过了惊蛰,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到了明媚的春天。这个时候昼夜均等,但是也不能完全松懈,还有倒春寒的可能。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在古时,春分亦是一个传统节日,因而也留下了许多风俗,如立春蛋、吃春菜、春祭、竖蛋等,其中最匪夷所思的要数“竖蛋”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这时太阳到达黄经春分0°。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有《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在中国古历中的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