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民俗风俗 >

有关祭灶王爷的俗语谚语

| 婉玲

农历的腊月二十三,也是传统的祭灶王的日子,也被称之为北方小年。观看日历会发现小年也有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之分。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而南方的小年则是在腊月的二十四。下面就来跟小编一起看看有关祭灶王爷的俗语谚语。

有关祭灶王爷的俗语谚语:

小年来,蒸年糕,祭灶扫尘要趁早;穿新衣,戴新帽,贴好对联放鞭炮;挂红灯,接红包,欢天喜地财神到;春将至,冰雪消,欢歌笑语乐淘淘。值此小年来临之际,祝你事业辉煌没烦恼,金银财宝入腰包!

男不愿月,女不祭灶。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事事任他谈,运气由他管,若想来年欢,糖瓜加蜜饯,做成盘中餐,他甜你也甜!小年送祝愿,愿你日子一年更比一年甜!

小年祭灶,灶王夸好,上书玉帝,赐你运道,健康平安,福星高照,如意顺利,处处伴绕,家兴业旺,鸿运滔滔,妻贤子贵,样样不少,还有祝福,招财进宝,小年吉祥,好上加好。

小年到,人欢笑,家里家外多热闹。老老少少齐上阵,厨房客厅忙打扫。窗明几净心里美,祭拜祖先迎福到。祝福声声身边绕,快快乐乐开颜笑。祝小年如意无烦恼!

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泡着澡,看着表,舒服一秒是一秒;甜的多,苦的少,生活像颗五味枣;心情好,最重要,快乐幸福乐逍遥!祝全家小年快乐!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儿子烧煤孙烧气,老婆老头柴火棍。

关于腊八节的谚语:

1、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2、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腊八.腊八,有的,腊八,没有的,哈撒

4、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5、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6、“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腊八粥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腊八节诗句谚语

(1)诗句

宋代汪莘《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篮举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

清代张问陶《腊八日过叙州 其一》:风掠晴云澹不收,夕阳吹影上扁舟。帖山楼殿平如画,插水林峦碎欲流。爆竹声繁逢腊日,荔枝香冷过戎州。船窗自击泥头酒,味谏轩南为少留。

近现代胡云飞《腊八日有雪用海藏楼韵》:短巷深衢忘所归,寒灯薄晕雪初飞。有家天末庭芜老,为客岁除风息微。时弃命留心未死,负山填海梦终非。举头西北垂云翳,却对苍茫自敛衣。

(2)谚语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腊八,腊八,有的,腊八,没有的,哈撒。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腊八冰,吃不坏人。

春节有哪些习俗(贴对联、放鞭炮、腊八节、祭灶)以及产生原因

习俗日历 腊月二十三 朱仙镇木板年画《聚宝盆灶》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

小年过后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

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祭灶 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

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 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

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按一般地方的风俗,接送灶王爷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

天津市民俗专家林希介绍说,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寒冷,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2] 腊月二十四 扫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

腊月二十三以后的谚语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民间有谚语道: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福字,

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割大肉,

二十七杀小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对联贴门口,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它是中国整个农历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相关文章

2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