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民俗风俗 >

有趣知识二十四节气

| 明君

春分节气,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天文学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太阳黄经为0°时。人们认为此时是重要的转折点,从而衍生了一些寓意深刻的民间习俗。一盼三忌三做,是春分节气中的一个重要祭祀习俗。以下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趣知识二十四节气,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帮到大家。

有趣知识二十四节气

一、盼春

盼春是指在春分节气这一时刻,人们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在盼春的过程中,人们会在家中或庭院中摆放柳树枝或桃枝,寓意迎接春天的到来。同时,也会在门前挂上“春”字,表示春天已经到了。这些习俗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感悟和对于春天的期盼。

二、忌寒食

忌寒食是指在春分节气前后的三日内,人们需要忌口,不食冷食和冷水。其起源可追溯到汉代时期,据《禮記》记载,“寒食日,弃火灰于野,莫置于家”,这是为了避免因为火灾导致人们死亡。忌寒食的习俗在民间传承至今,并且已经演变成为春季节日的重要习俗之一。人们认为忌寒食可以避免肠胃疾病,并且可以保健身体,增强免疫力。

三、忌嚼生菜

忌嚼生菜是指在春分节气这一时刻,人们需要避免食用生菜。这是因为在古代,生菜是一种用来祭祀祖先的食材,人们认为它具有神圣的意义。因此,为了避免得罪祖先,人们不食用生菜。

四、忌刺身鱼

忌刺身鱼是指在春分节气这一时刻,人们需要避免食用生鱼片或生鱼肉。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是吉祥的象征,与“余”音相近,寓意着“有余”,即丰收、富裕、顺利。但是,生鱼片或生鱼肉中含有寄生虫卵,容易造成人体健康问题。因此,在春分节气这一时刻,人们需要避免食用生鱼片或生鱼肉,以保护自己的健康。

五、做春泥

做春泥是指在春分节气这一时刻,人们需要做“春泥”,即收集泥土,制成各种形状的小物件。这些小物件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等,寓意着新生和希望。人们认为做春泥可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繁荣。

六、做春茗

做春茗是指在春分节气这一时刻,人们需要制作茶叶,品尝春茗。春茗是指春季新采的茶叶,因为此时茶树的萌芽期刚刚开始,嫩叶鲜嫩可口,茶汤清香甘醇。人们认为,品尝春茗可以提神醒脑,调节身心,增强免疫力。

有趣风俗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游乐

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音:cù jū)。

牵钩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凡。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清人潘荣陛所着《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其他节气

1、谷雨,有“雨水生百谷”之意。江南地区,俗呼牡丹花为“谷雨花”,以其在谷雨节开花,故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谚。凡有花之处,士女游观,宴饮赏花,号曰“花会”。对于渔家而言,谷雨节流行祭海习俗。

南方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2、立夏,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

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孩子们一般玩吃蛋斗蛋游戏,以拄立夏蛋作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尚有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称“立夏绳”。

3、小满,华南地区有“小满大满江河满”的民谚,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下雨后,气温会急剧下降,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不要着凉受风而患感冒。

小满是湿性皮肤病的易发期,所以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等。

4、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日祭饯花神的风俗。芒种时节有煮梅的食俗,这一食俗在夏朝便已经有了。煮梅的方法有很多种,简单的一种是用糖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糖与晒干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

也有用盐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盐与晒干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比较考究的还要在里面加人紫苏。我国北方产的乌梅很有名气,将其与甘草、山楂、冰糖一同煮,便制成了消夏佳品——酸梅汤。


相关文章

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