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一、禁火
寒食节的最大特色就是禁火。据传,这一天是古代楚国大夫介子推去世的日子,为了纪念他,人们开始禁火三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禁火活动,以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在寒食节期间,人们不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或凉菜。同时,也不许点烛或燃放烟花爆竹等易引发火灾的活动。
二、踏青
寒食节也是春季踏青的好时机。人们会结伴出游,到郊外或公园里赏花、游玩、野餐等。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在此时举办传统的庙会活动,如江南地区的“上巳节”和北方地区的“清明祭祖大典”。
三、扫墓
寒食节也是祭祖扫墓的重要日子之一。人们会提前准备好鲜花、食品、酒水等物品,前往祖先墓地进行祭拜和扫墓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还会烧香、献花、祈祷等,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吃冷食
由于寒食节禁火,所以人们只能吃冷食或凉菜。这些食物通常是清淡的,如拌面条、凉粉、豆腐脑等。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制作特殊的寒食食品,如江浙一带的“清明果”和湖南一带的“蒸米糕”。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历史上,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子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发展到现代,寒食节已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重要形式。同时,每逢寒食节,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回乡扫墓祭祖,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根祖文化,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节日。
古代先民,对寒食节禁烟冷食的执着,表达了对千古先贤介子推忠贞不渝的怀念之情。寒食食品和饮料达数十种,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介休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有企盼国富民强之意;祭食面燕,介休方言为教育后人“念念”不忘介公高风亮节;寒食节插柳,意为追求政治清明。
在元杂剧及明代小说、晋剧、近代京剧、现代晋剧中,都有许多介子推暨寒食节的专门曲目和章回。从东汉以来,关于介子推的传说、故事及碑刻也成为研究三晋民间文学和金石艺术的重要史料。
实际上在古代,寒食节的最大规定就是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冷饭。听起来那么可怜的节日,说到寒食节就不得不提起传说中的介之推,因为拒绝晋文公的赏赐而归隐,晋文公放火烧山都没能把他逼出来。伤心的晋文公只能决定,从此这天全国不许生火,以此悼念介之推。
不过现代有学者也提出过异议,认为介之推根本没有被烧死,他只是带着母亲走了而已。况且关于介之推被烧死的记载和悼念,最早已经是距离晋文公时代两三百年了。寒食节之所以需要禁火,在远古时候是为了避免春雷引起山火,要把之前留下的火种都熄灭。禁火之后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再重新钻燧取出新火,谓之“改火”或“请新火”。
但古代习俗和传说就是如此,虽然当时介之推被烧死这件事已经无从考证,但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这一天已经成为重要的一天。从禁火寒食三天演变到一个月,介之推家乡附近甚至演变成105天,终于曹操觉得不能忍了,一度下令禁止寒食,生怕人民吃一百多天冷食给吃死了。
但到了晋朝,因为介之推死去的地方是山西,所以又把寒食节的纪念传统延续了下来,不过改为了三天。再后来寒食节就跟清明节合为一体,通常认为就在清明前一天了。寒食节因为在春季,所以吃点冷食倒也不算太难受。比如凉粉、凉面、凉糕这些小吃,在古代寒食节就是比较常见的食物。
另外古代晋北地区,还流行吃一种叫“炒奇”的面食。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当然寒食节的祭祀也很重要,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多数寓意深刻,起着蛇盘兔、子推燕这样的名字。
当然经过演变的寒食节,已经不单纯是不生火做饭。古代人虽然娱乐选择不少,但因为那会儿没有全息投影和互联网,所以很多娱乐活动的成本很高。像寒食节啊除夕节啊,都是古人好不容易热闹一次的好机会。春日踏青、蹴鞠、荡秋千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咏诗、饮酒也非常逍遥自得。
祭拜介子推
到西汉末的刘向,始载介之推被烧死之说。刘向《新序·节士篇》云,重耳回国当了国君,便设宴招待跟随他流亡的那批士大夫,当即给他们升官加赏。不知是重耳一时疏忽,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他独独把介之推漏掉了。
介之推既没得到官,又没得到赏,很是懊恼。酒过三巡,介之推奉觞而起,赋诗云:有龙矫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既入深渊,得其安所;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
这首诗被后人称为《龙蛇歌》。诗中以“龙”比重耳,以“蛇”自比,言自己曾跟随重耳流亡其他诸候国,现在重耳回国当了国君,位尊权重,富有四境,而自己吃尽千辛万苦,回国后,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他见重耳如此寡恩少德,便决意离开他,隐居起来。
于是,他赋诗毕,就离席而去,上绵山(即后来的介山)隐居。重耳听到这个消息,知道自己犯了个大错误,没能给介之推升官加赏,以至于此。于是,他就命人到绵山上去,请介之推下山。可是,他派去的人找不到介之推,就放火烧起山来,以为山火一烧,介之推就会自己逃出来。结果,介之推没有逃出来,竟被活活烧死在山上。
东汉的蔡邕,在其《琴操》卷下又说,介之推因为没有得到官,没有得到赏,而隐居绵山,晋文公重耳派使者去请他下山,介之推坚决不肯。重耳遂命人放火烧山,想用火把介之推逼出。不料介之推宁死不出,终于抱着树木被烧死了。晋文公知道介之推被烧死,伤心得流下了眼泪。回宫后,他就下令,此后每逢五月五日这一天,晋国臣民,不得烧火。
这些,显然是传说之词。特别是蔡邕之说,更是没有道理。晋文公重耳,是有名的贤君,怎么会想出放火烧山逼介之推下山的愚蠢之策呢?所载晋国人们禁火之俗,当然与寒食节的禁火相同,但时间作五月五日,而不是后世所说的清明节前的寒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