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寒食节当天三大禁忌,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寒食节当天三大禁忌
1、禁火。古人认为,每季都要钻新火,以取代旧火,以避灾祸。民间禁火期一般只有一天,但在少数地方,禁火期长达三天。
2、胃不好,小心吃青团。青团现在已经成了网红美食,但由于青团是用艾草和糯米做的,所以很难消化。对于肠胃不好的老人和小孩,一定要少吃。此外,青团不宜与辛辣食物同食,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3、不要乱烧纸。很多扫墓地点在山上,乱烧纸会引起火灾。一定要文明祭扫。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还有“一百五”的别称,这是由于寒食节时在冬至日后的105天。
宋代苏辙的一首诗《新火》:“昨日一百五,老樨俱寒食。 ”宋代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 ”
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 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 唐代诗人韦庄的诗:“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 ”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 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由尊崇介子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 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 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以寒食寄哀思。 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寒食节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先后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后变为一日。 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如 高昌国自唐代起将三月九日定为寒食节)。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区别是习俗不同。清明节和寒食节是两个节日。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二日。它们两者历史都很久,并且经过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古代一年中分春秋二祭,后来的春祭逐渐演变成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
当然,清明节的习俗,不光是祭祖这一项,除了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外,还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清明节在逐步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合了寒食节的一些习俗。在民间的传说中,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忠臣介子推,而特意设立的节日。
它的真正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寒食节这个节日,在最开始主要习俗就是禁烟火、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1、吃冷食传说介子推在寒食这天被烧死在山上。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寒食节不生火,而是吃冷食。常见的冷食有凉粉、凉面、凉糕、艾团等。
2、祭祀南北朝之前,寒食祭祀称为“野祭”。后来,唐代官方把这天设置为扫墓日。民众、官府、皇家都会在这天祭祀扫墓,添土烧纸。以寄托哀思,告慰先人。
3、插柳寒食节是柳树发芽的时间,人们在寒食节这天,喜欢折柳佩戴、把玩。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寒食节阴气重,插柳可以辟邪。
4、踏青在扫墓之后,可以和亲人一起踏青游玩。踏青也叫踏春。在春天到来之际,欣赏美景,开阔心情。
5、秋千传说寒食荡秋千是为了让介子推的灵魂坐着秋千上天。唐朝欧阳询主编《艺文类聚》中载:“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本来是宫中嫔妃最爱。后来随着时代发展,成为民间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