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纪念日是几月几日
辛亥革命纪念日是每年公历10月10日,是为了纪念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的节日,纪念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辛亥革命的发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19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中武昌起义的爆发日。
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引入西学(美式教育),创办新式学校,将平民教育纳入腐朽的清王朝的视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不得不对教育革新网开一面,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胜利果实曾一度被北洋军阀夺取,北海闭园10余年直至1925年8月1日才正式开放为公园。
虽然直到1909年,沿袭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才真正废除,地方科举考试才真正停止。但是,教育方式的这一根本性变革,有意无意间从思想体系上动摇了腐朽的清朝的根基,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社会精英以及血气方刚的年轻新锐随即脱颖而出,为后来风起云涌的革命积蓄了巨大能量。
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激起全国人民反抗。四川民众由保路运动发展到武装起义,清政府急调湖北等省军队入川镇压。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人率领起义军攻占凤凰山,并控制武昌,湖北军政府成立。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全国24个省区有14个先后独立。
这次起义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诞生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由于1911年是干支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清朝末年,由于政治的政体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帝国主义的经济、文化侵略,清王朝也到了频临覆灭的地步,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孙中山先生团结汉族与少数民族人民集合社会先进力量,进行革命的发动与准备工作,决心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拯救中国,拯救中华民族。革命党人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前赴后继,英勇奋战,先后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撼动了腐朽的清王朝的根基,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河。
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驻军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熊秉坤首先发难。接著各营也相继响应,革命军气势如虹,锐不可档。武汉三镇首先光复,各省也纷纷光复。清廷眼见大势已去,只好宣布退位。没落腐朽的封建帝制与清朝一同埋葬,开创了二十世纪的新纪元。
1、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
2、客现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即软弱性和妥协性,这种特性是因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