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节日知识 >

泼水节的传说故事

| 宋佳

泼水节的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的傣族家乡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有很多美丽的姑娘,人们的生活也是和和美美,但是就在这样的美好生活中突然出现了一只作恶多端的火魔,不仅毁坏傣族人民的房屋和庄稼,还掳掠了7个漂亮的姑娘去做老婆,人们对此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幸好,7个姑娘中最小的那个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她叫南粽布。南粽布先是设法骗得火魔的欢心,然后在傣族日历六月的某一天设计把火魔灌醉,等火魔醉的不省人事的时候拔下火魔的头发,因为火魔的头发很长,所以就借着火魔的头发把火魔勒死了,可哪知火魔虽然掉了头,但是掉的头颅却燃起大火,滚到哪里,哪里就是熊熊大火,情急之下南粽布用身体抱住头颅,用水不停降温,头颅才没有一直燃烧,就这样,被掳的7个姑娘轮流抱了7年才让火魔彻底死去。

傣族人民为了庆祝七个姑娘消灭了火魔,所以在每年傣历六月举办泼水节,热热闹闹的过上几天载歌载舞的生活。

泼水节活动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等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这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天女,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幸福;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泼水节时间

傣族泼水节,流行于云南省傣族人民聚居地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桑堪比迈”(意为新年 [1]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是西双版纳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内容包括民俗活动、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类别,具体节日活动有泼水、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为什么要泼水

泼水节来源于印度,曾经是印度某个教的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距今有700年历史。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谷也日益广泛。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

泼水节的历史渊源

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这样开始了。人们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文雅的则用树枝蘸水泼。"水花放,傣家旺","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入夜,村寨鼓乐相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整个节日期间,除有赛龙船、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有斗鸡、放气球、游园联欢、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云南民族村的傣族、佤族男女也身穿盛装与游客一起欢度泼水节。

相关文章

11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