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节日知识 >

大年十五可以贴春联吗

| 广辉

大年十五可以贴春联吗

贴春联是一件有讲究的事情,不同的地区会有不一样的讲究,因此正月十五能贴春联。只是按照我国的习俗来看,很多地方都会在春节前贴对联,而元宵节很少有人贴对联。但并不意味着正月十五就不能贴春联。而且如果在正月十五这天办理结婚、寿宴等喜事,都是需要贴一下春联的。一般来说,贴春联的最佳时间是腊月29日的下午未时,过完新年后,正月份要把已贴的春联取下后烧掉。那么在元宵节的时候,可以再一次贴对联。贴春联就是为了辞旧迎新,新的一年可以更加兴旺。

大年十五可以烧纸吗

烧纸是祭拜的一种方式,有计划要去祭拜的话要挑选吉时。在我们国家有的地区正月十五是有上坟烧纸的习俗,不过有的地区则就是没有的。有的地区在元宵节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回到家来,聚到一块儿,然后在午饭过后,带着纸钱、鞭炮到自己家的祖坟上去烧纸、祭祖、放鞭炮,拜祭已经故去的祖先。不过不同地区的习俗是不一样的,具体以当地习俗为主。只要能有好兆头,我们就可以借鉴。

正月十五为什么要吃元宵

吃元宵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多在元宵节吃,也有当点心吃,一般有多种馅料,其中豆沙馅的最为多,元宵除了一般的,还有酒酿小圆子等种类。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当时明州(现为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为什么元宵节挂灯笼

在元宵节的时候,挂灯可以营造喜庆的气氛,红灯笼是团圆吉祥的象征。

在元宵节挂灯可以营造喜庆的气氛,红灯笼是团圆吉祥的象征。元宵节观灯的习俗最早起源于汉朝初年。东汉明帝提倡佛法,佛教有正月十五点灯敬佛的做法,明帝就命这一天全国都挂灯。这个佛教节日就逐渐发展成了全国节日。汉文帝时期,就下令将正月十五确定为元宵节。

到了唐朝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大唐昌盛,皇宫、街道处处挂灯,还建造了高大的灯楼,灯数。人们观灯的习惯已经蔚然成风,元宵节作为花灯节也被发展的特别好。

元宵节的习俗活动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元宵和汤圆的一大不同,在于元宵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

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据资料记载,元宵节大约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明清时期便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相关文章

107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