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秋分时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大家对其的关注度极高,再加上秋分时节,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那么你知道哪些关于秋分的风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秋分的风俗有哪些,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秋分的风俗有哪些
1、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客家人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制作方法和春汤一样,和鱼片一起制成秋汤,春分的顺口溜也就变成了“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
2、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客家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坏庄稼。
3、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客家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4、送秋牛
秋分时节,民间挨家挨户送秋牛图。送秋牛其实就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便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节气的特点是什么是很多友友好奇的嘛,就往常的情况来看从秋分这一天起,秋分节气的气候特点主要呈现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1.在秋分时节,人们会吃秋菜,这个习俗是不成节的,常常出现在岭南地区,有一个俗言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其实就是一种可以在野外找到的野苋菜。人们常常把它称作为秋碧蒿。它的味道是非常好的,适合和其他的肉类放在一起煮汤喝,和鱼片一起煮是味道最好的。
2.在秋分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吃汤圆,不仅仅限制在正月十五,其他的日子也可以吃,在秋分的时候制作汤圆来吃,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因为汤圆里面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馅料。汤圆这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如果想要不麻烦的话,我们也可以用不包心的汤圆煮那么二三十个就可以了。
3.在秋分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吃一些比较温润的食物,比如糯米和蜂蜜,这些东西都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适合在秋季的时候食用可以润肺,而且他们的味道都非常好。不过在秋分的时候,还是不要吃太多螃蟹,螃蟹他是大寒之物,在这种时候吃多了的话,对人的身体是不好的。
4.在秋分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吃几节甘蔗,甘蔗也是比较传统的食物,从古代开始,人们在这一天就会吃甘蔗了,甘蔗虽然性寒,但是只要不吃的太多都是没有问题的,它含有丰富的果糖可以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而且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在秋分的时候人们如果劳累过度就可以吃几节甘蔗,这样精神就能重新振作。
自古以来,民间对秋分节气非常重视,有很多有关秋分的习俗。比较经典传承的习俗有祭月、拜神、吃秋菜、竖蛋、送秋牛、粘雀子嘴等。
祭月
古代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流传说法,那么秋分曾经是传统的“祭月节”,因为秋分节气当天,不一定是满月,后来改至农历十五中秋为祭月节,所以中秋节来源于传统的“祭月节”。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帝王就有祭月的风俗习惯,我国各地至今遗存许多“望月楼”、“拜月坛”的古迹,比如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朝嘉靖年间皇家祭月的地方。
民间的祭月风俗因地域不同形式各异。
秋分的时间是每年的9月23日。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秋分的习俗有:竖蛋、粘雀子嘴、吃秋菜、送秋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