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百科知识 >

2023冬至节气具体是什么时候

| 梓炫

冬至不仅仅是农历24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一个比较大的节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冬至节气具体是什么时候,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2023冬至节气具体是什么时候

2023冬至节气具体是什么时候

2023冬至是12月22日11点27分09秒,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的来历是什么

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人们最早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节气特点是什么

1、日照时间短

冬至前后,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少,但这时地面在夏半时积蓄的热量还可提供一定的补充,故这时气温还不是最低。“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

但是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仍比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少,所以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我国除少数海岛和海滨局部地区外,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故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天文学上也把“冬至”规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

2、气温走低气候寒冷

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_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冬至的历史渊源

中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西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北方中原地区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土圭测日影法在黄河流域测定“二十四节气”。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定的,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在传承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中,成为农历一个重要部分。

冬至吃汤圆的由来和寓意

1.寓意团圆

冬至吃汤圆实际上意味着圆圆的。因为汤圆是中国非常有代表性的食物,它的形状是圆的,一般在元宵节吃,这意味着团圆。事实上,冬至节吃汤圆也是团圆的标志,而且一般都是甜的。所以在冬至节,吃一碗软绵绵的汤圆,意味着全家团圆、幸福、甜蜜。

2.添岁

冬至吃汤圆,也是古代添岁的意思。因为在古代,冬至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具有辞旧迎新的意义,冬至会有各种祭祖活动。祭祖时,汤圆必不可少,所以一碗汤圆要先祭祖。纪念仪式结束后,汤圆不能扔掉,而是应该分发给家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这也被称为“生日”。因此,冬至期间,汤圆成为大家必须吃的食物之一。

3.滋补身体

糯米是一种温暖的食物。如果你平时多吃,里面很容易干。但是在冬天吃是非常好的。而且,糯米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因此是冬季的营养食品。制作汤圆的主要原料是糯米,所以用糯米制作的汤圆自然美味,营养丰富。而且,据说冬天吃汤圆可以驱寒,不再怕冷。因此,冬至吃汤圆成了大家的冬至食品。吃过之后,很容易感到饱,不怕冷。

因此,冬至吃汤圆的由来和寓意依然源远流长。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美食也越来越多,但冬至吃汤圆的习俗仍在延续。事实上,这一传统习俗不仅有其历史渊源,也有一定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遵循这一饮食习俗,并将其传承下去。

相关文章

7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