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民俗百科 > 百科知识 >

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

| 柏鸿

在我国北方中原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三月三是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关于它的由来和习俗,有几种说法。如下为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月三的由来及习俗,欢迎阅读!

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

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tuán]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宫观(如: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记”对真武大帝的'来历和国内主要的真武道场以及真武“救军旅之祸”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简明而艺术地阐释。说明了人们在三月三纪念真武大帝的来由和意义。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农历三月三也是通灵人士,如女巫、神汉等宴请鬼神的日子。在这一天通灵人士常聚在一起欢庆,并摆宴席宴请鬼神,以感谢他们赋予自己的神通能力。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农历三月三日。不少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立“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月三也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

三月三的习俗

祭祀祖先

摆祭坛做法事

在祖神庙里摆祭坛, 供猪、牛、羊三牲和彩色糯米饭,请师公班和道公班来做法事,祭祀祖神“娅浦”,祭坛四周高挂各村寨送来的幡旗。师公在祭祀前,首先设神坛或灵堂,点燃香烛,仪式开始,主持祭祀的师公身穿法袍,头戴法帽,扎法带,执法器(牙笏和镇坛木),在念咒唱经过程中,边唱边舞,开坛请神。仪式中间,有两童子分别戴红、黑两种木面具,持二环杖(即赶鬼棍)穿插表演双人棍舞,双人绸带舞,接着童子与其他师公共同表演,以祈五谷丰登。最后,全体师公与童子各持乐器(鼓、锣、钹、镲)和法器(杖、牙笏、镇坛木),由主持师公领头以排队一字形(少则八至九人、多则十几人),边打乐器边舞蹈,变化多端,节奏从平缓到急速,从稳步行走到转身跳跃,壮语称之为“踩罡”或叫“踩灯”(有踩十二灯、三十六灯、七十二灯等),每次跳踩罡时, 都以队形显示出“福’“禄”“寿”字图样。

抬祖神“娅浦”巡游

用彩轿拾出“娅浦”,吹奏八音,师公扮“骆垌”(即戴傩面的鸟神和蛇神)跳舞开路,巡游各村寨,驱邪祈福。骆垌舞是师公舞的一种,以打击乐为伴奏,表演时常常先歌后舞,舞时不歌,鼓舞相随,行舞定向则以东、西、南、北、中,再就是半蹲勾脚跨腿转体、点步、矮步、蹲揣为主要舞姿,表现祭祀、行军、出征、点兵、打仗、筹粮、存粮、养兵、招魂、驱邪赶鬼、喜庆、安民等内容。表达了骆越后人对骆越古国、对“娅浦”的尊敬和怀念。

放河灯

晚上在廖江里放河灯,河灯从小陆圩一直摆放到罗波圩。

演大戏

由还愿的主家出钱请戏班唱戏,一般连唱三晚,如还愿的主家多时可连唱十晚,唱戏时抬祖神“娅浦”的彩轿“唱戏”。

对歌择偶

对歌择偶习俗是壮族三月三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壮族婚姻文化的历史缩影。

对歌择偶习俗分为四个阶段:相见对唱“初恋歌”,唱到爱慕时转为“赠礼歌”,之后再唱“别情歌”,分手时唱“约会歌”。

“初恋歌”有六个进程:

1.游歌(又称沿路歌),为引起对方注意而即兴唱的一些与赶歌圩有关的山歌。

2.见面歌(初会歌),一般是互相问候,互通姓名、住地,并互相谦恭赞许。

3.求歌,即请求与对方正式对歌。

4.和歌(又称接歌),被邀请的一方,与“求歌”者唱答。

5.盘歌,即一般的对歌,双方互相盘问唱答,考察对方的聪明才智,以增进相互了解和初结情谊。

6.相交歌(又称甜歌),这是男女之间彼此倾心、相互爱慕,为抒发情怀、披露心声而唱的甜蜜之歌,是双方交结情谊的一种标志,有初交歌、深交歌之分。

“赠礼歌"(又称信歌、定情歌、赠物歌),是男女互赠信物,以表示确定关系、结缔姻缘所唱的歌,此时便是定情阶段。恋人在定情之后或会情之时,常以各种“思歌”(念情歌、相思歌)抒发思念的情怀,诉说相思衷肠。

“离别歌”(又称别情歌、相送歌),是对歌将结束时,男女双方难分难舍而对唱的歌,情人唱“别情歌”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约会歌”,是恋人叮嘱,下次歌圩再见面的歌,虽然别情难舍,但有一番叮嘱在心怀,仍是充满着期待的。

举家出游赏杏花

“春明三月杏花香”,三月初三,举家出游,有的人家带着酒菜在郊外野餐,而这时正是迎春第一支杏花开放的时期,古有“三月杏花香”的说法,还有“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香”的说法。实际上作为赏花来看 ,杏花并不算好看 ,但除去迎春花以外,它是“东风第一枝”开得早,农历三月已经绽放,在城市内蛰伏了一个冬天的人们,春暖乍寒,人们走向郊外赏杏花成了“三月三”的一个活动了。青岛也不例外,郊区“小水村”一带遍植杏花,城里市民去赏杏花的人群络绎不绝。

古代大姑娘、小媳妇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在三月初三结友郊游,因而人们三月三“看丽人”。唐诗又写有:

三月三日天气暖,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大中学校还有三天春假,在公立四月,农历三月三上巳日,各校安排春游,过去崂山交通不便,人们郊游去丹山一带的最多。老舍先生的文章中就写有:春天来了,学生们忙着去逛丹山。

丹山一带是水果之乡,以杏树和桃树最多,这恰是杏、桃花开之际,几千名大中学生三月初三走向了丹山。

丹山是一个传统上特指的游览区,它从丹山到少山这二者之间的区域,两座山上都有赏花亭供游人们休息。这一带几乎尽植杏树、桃树,从山上看下去粉白的是杏花,红的是桃花,绿的是麦苗,如大地织锦,好一幅天然图画。从地面穿行于桃杏之间,青岛的桃花品种枝干矮,桃花的`枝干触及头部,到处欢声笑语,青年女生脱去棉衣尽展青春的风采,真是“丽人行”,“桃花人面相映红”,一派春色在丹山。

读中学的时候,同朋友从市内骑着自行车去丹山一带郊游,去的时候沿着四流路过沧口转向丹山一带,中午在法海寺进午餐,下午经中韩、山东头而归,至今难忘。

有一年,电影《葡萄收了的时候》摄影组的演员们住在法海寺,有许多明星,包括于洋、张平、李百万 、蔺娜等,被影迷们包围,青岛一中剧团去与他们联欢。一中的剧团中如韩兰芳、潘霞以后也成为了影星。

在青岛,三月初三,即墨的丈二山有庙会,丈二山上有关帝庙 ,以此为依托形成庙会 ,各种商贩、小吃、文艺演出云集在庙会 ,是即墨“三大庙会 ”中人最多的,这里有许多民间工艺品,出售的七级竹鸟笼是一大特产,全国闻名。丈二山庙会始于明代初年有近700年的历史了。

放风筝

“正是人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三月初三还有放风筝的民俗,风筝的来源有很多的说法。有人说曾为战争中传递情报的功具等,但在民间是一种游戏。大人、孩子都喜欢放风筝,有人认为是一种健身活动。风筝的做法形形色色,难得有大的不同,许多已经成为工艺品。人们也认为经过了冬天,应该到户外活动,所以三月初三放风筝,其实不仅这一天 ,可以说从上巳日到清明都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城市中楼房林立,各种电杆、电线到处都是,难以放风筝,而青岛得天独厚,有大片大片的海滩,最适宜于放风筝,所以从前海的栈桥到第一海水浴场,到汇泉广场到处都是放风筝的人,从老人到孩子一片欢声笑语。

相关文章

2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