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百家姓 >

百家姓中倪姓和汤姓的来源

| 春林2

姓氏可以追溯到很遥远的历史,从人类有文明开始,姓氏就随之诞生了,那么你想了解姓氏的历史吗?关于百家姓的姓氏,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百家姓中倪姓和汤姓的来源详解”,欢迎阅读与借鉴!

百家姓中倪姓和汤姓的来源

倪姓的来源

一、姓氏来源  来源于封地:春秋时期,邾武公将次子封于郧(在今山东滕县境),建立了□国,其子孙以国名为姓,亡国后为了避仇,改□为倪。

二、郡望堂号  汉置千乘郡,现在山东省高青县。  《姓氏考略》记载:即□氏,兒氏,避仇改为倪。望出千乘。

三、历代名人  倪斑——字元镇,号云林。元朝江苏无锡人。善画山水,多为水墨之作。以天真幽淡为宗,对后人水墨山水画有很大影响。与黄公望、王蒙、 吴镇、并称为元末四大家。家有清闷阁,藏法书名画甚多。作有《清闷阁集》。 倪映典——字炳章。安徽合肥人。岳王会会员。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安徽任炮兵管带,与熊成基计划在安庆运动新军起义。事被清吏侦知,后南下广州,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宣统元年(1909年)同盟会南方支部成立,任运动新军总主任。宣统二年率新军在广州起义,壮烈牺牲。年仅25岁。

倪氏祠堂对联资料:

倪(Ní)出自姬姓,为黄帝后裔邾武公次子之后,以国名为氏(由郳氏改为倪氏)。得姓始祖:倪宽。千乘郡(相当今山东省高青县一带)人,西汉大臣,水利家。历左内史等职,后拜御史大夫。在任期间,于郑国渠上流南岸,开辟六辅渠,使周围高地得以灌溉,政绩卓著护。宋代以后,倪姓之杰出人物始多见于史。出现了倪思、倪闪、倪文一、倪涛、倪祖常、倪朴、倪天隐等名垂青史的人物。

渊源承帝裔;

郡望出千乘。

——全联典出倪姓的起源和郡望。

系衍邾封,世承鲁绪;

书呈八策,画列四家。

——上联典指倪姓起源出于姬姓。下联典指明末倪云璐和元代画家倪瓒,云璐官至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曾上书《制实八策及制虚八策》,抗击魏忠贤余党杨维垣压制东林党的行为。倪瓒,擅长画山水,创造了“折带皴”写山石法,后人把他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合称“元四家”。有《清閟阁集》等。

笔疏墨淡名吴越;

学博词幽誉浙江。

——上联典指清代书画家、词家倪稻孙,名播吴越。性嗜金石,精篆隶。善画兰,笔疏墨淡,饶有逸情。下联典指清书法家、诗人倪灿。参与修篡《明史》。才学淹雅,书法诗格,秀绝一时,有《雁园集》。

附:

宋朝遗逸;

汉吏循良。

——佚名撰倪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南宋福安人倪文一。下联典指西汉千乘人倪宽。

劝农缓刑,政令孚于黎庶;

修学训士,教化洽乎儒林。

——佚名撰倪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汉代名人倪宽。下联典指唐代右丞倪若水。

汤姓的来源

一、寻根溯祖

汤氏系出子姓有二,其始祖均为成汤。

1、成汤,帝喾(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他本居于毫,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夏末时,帝桀为君,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他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于是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国葛国,接着不久,经过11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国家豕韦、顾、昆吾,之后再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棗商朝,定都于毫。由于他能够,死后被谥为成汤。其后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命氏,成为汤氏。是为河南汤氏。

2、公元前11世纪周公平定武庚的反叛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传至偃,自立为王,偃之弟曰昌,昌生隆,改姓子,后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畏祸及,于是又改子姓为汤姓。

二、迁徙分布

因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的发祥地应该是今河南省境。商朝自商汤至纣王亡国,其国都先后有7次迁徙,即商汤时定都毫(今河南商丘县北);至仲丁时,迁都于嚣(今河南荥泽县西南);河禀甲时,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县西);祖乙初时,迁都于耿(今山西河津县南);后再迁都于邢(今河北邢县);至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偃师县西),改国号殷,称为殷商;到武乙时,再迁都到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直到纣亡。因此汤氏再商代就遍布于全国各地,但至秦汉之际,汤姓却主要以古时的中山河范阳两郡所辖之境为其繁衍中心。所以现在全国各地的汤姓人家,应该大多来自此地。汉文帝时,汤隆的玄孙汤得新自开封迁至晋陵(今江苏常州),其子汤璋又徙居交趾(治所再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有汤姓将佐自光州固始(今属河南)随从前往,在福建定居。宋代,汤氏主要分布于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福建、四川等省。宋时有秋浦(今安徽贵池)人殷崇义因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得名讳,改姓名为汤悦。明代,汤氏有迁入今广东、广西者。从清康熙时开始,广东汤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以后再尤台湾迁巴西、日本、毛里求斯、印尼、新加坡、泰国、帝汶、澳洲等地。

三、郡望堂号

【郡望】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景帝改为国,治卢奴(今河北定县)。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县)。

四、历史名人

汤显祖:明朝戏曲家、文学家。因触怒权贵,被劾归里。之后居家二十余年,精心研究词曲,专事著述,写成《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汤 和:明代初年开国功臣。因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被授封信国公。明太祖朱元璋谋解诸将领兵权时,首先上书归返故乡。

汤贻汾:清代著名画家。擅画山水,笔致秀逸,兼工草书和诗,与戴熙并称撎来鲾。

汤 厘:元代理论家。精通古代文物和书画鉴赏,著有《画鉴》1卷。

汤世澍:清代诗书画家。国子监生,写生鲜丽,为近世江南赋色家一大宗。书学米芾。

汤克宽:明朝抗倭名将。曾屡败倭寇于温州、奉化、宁海、宝山、苏州、松江、海丰,后为广东总兵。

汤天池:铁画家(铁画是用铁铸成线条,再焊接而成的一种美术作品。主要是借鉴国画的水墨、章法、布局,线条简明有力,苍劲古朴)。相传,他受邻居萧云从的影响比较大,是铁画的创始人。

汤氏祠堂对联资料:

汤(Tāng)出自子姓,为黄帝后裔夏朝未商汤之后,以祖字为氏。得姓始祖:商汤。商汤是夏朝末年商部落首领,又称成汤。汤姓名人荟萃,不乏有诗人、文学家、画家等。明代有文学家汤显祖、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清代有画家汤贻汾、史学家汤球等。汤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位的大姓,在台湾汤姓是第七十七大姓。

中山世泽;

信国家声。

——上联典出汤姓郡望。下联典出明·汤和为开国功臣,封信国公。

仁慈报本范阳郡;

忠孝传家光裕堂。

——全联典指汤姓的郡望和堂号。

瓯王御寇威名远;

显祖传奇负盛名。

——上联典指明代御史大夫汤和,与朱元璋一同起兵,屡有战功。洪武十九年,奉命在沿海筑城设防,抵御倭寇。追封东瓯王。下联典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1550-1617)。历官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精研词曲和传奇,所著《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其中《还魂记》最负盛名。

戏曲声临川传四梦;

诗书画武进誉三奇。

——上联典指明代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所著《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世称《临川四梦》。下联典指清代诗书画家汤世澍,武进人。写生鲜丽,为近世江南赋色家一大宗。收学米芾,题识精美,时称“三奇”。

附:

姓字高标鼎甲;

文章雄列大家。

——佚名撰汤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明代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下联典指明代南京国子监祭酒汤宾尹。

东坡居士休题杖;

南郭先生且滥竽。

——此联为汤姓历史名人汤东谷自题联。(见《分类楹联宝库》)。

星堕掬盘,吞彩笔生辉光祖泽;

风流治圃,禾窦峰垂训裕孙谋。

——此联为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相关文章

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