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百家姓 >

龙姓的起源和历史

| 梓炫

龙姓,古老的姓氏,春秋时有龙子,战国时有魏国大将军龙贾,源流古老,涉及上古神话传说。发祥于河南山东间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龙姓的起源和历史,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龙姓的起源和历史

源流一

出自姬姓。龙姓望出天水,出自御龙氏。《姓纂》及广韵等书均有记载。另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龙氏,舜臣也,龙也纳言(所谓纳言,是当时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子孙以官职名龙为氏。

源流二

出自子姓,商朝王国之一,封地在今河南辉县。其一,商朝金文中的子龙即子姓龙氏,商子龙鼎为其传世礼器,主人应是商朝末期的高级贵族(朱凤瀚《子龙鼎的年代与铭文之内涵》)。其二,甲骨文卜辞亦有多处记载,如“甲戌卜,王龙以示乎巫。“(《甲骨文合集20365》),即封王于龙(商朝君主称帝,如帝辛),或即龙伯改封。主要居住在宋地(今河南),《列子·仲尼》中的龙叔即宋人。

源流三

出自嬴姓,以国为氏。西周诸侯国之一,伯爵,故称龙伯,或为太皞伏羲氏后裔的封国,在今山东泰安县东南(鲁国龙邑)。《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清人何绍基的《东洲草堂文钞》言:“周龙伯戟,龙盖古国名。“又言:“泰山博平南且即古国地欤。“据甲骨文发现,龙伯国在商朝早期就已存在,如“贞乎取龙白“(《甲骨文合集6589正》)。周时复国(据周文物龙伯戟)。据战国清华简,国君龙伯名和者疑即共和行政之共伯和,如“乃归厉王于彻,龙伯和立。“(《系年》第一章)。且据春秋早期樊夫人龙嬴墓,龙伯或为嬴姓。国灭后,国人以龙为氏。

源流四

出自偃姓。春秋时江淮之间有群舒国,皆偃姓。是舒国遗民与其他各偃姓国遗民合建,其中有舒龙国。后舒龙国灭于楚国。舒龙国在汉朝为龙舒县(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

源流五

为龏氏所改。商朝有子龏氏族,子龏氏与子龙氏是严格的并列关系,同是商朝贵族,并存在通婚(朱凤瀚《子龙鼎的年代与铭文之内涵》),至西汉时尚有龏遂、龏敞等(见于《汉印文字征》)。汉后罕见龏氏,或有改为龙氏者。

源流六

源自姬姓,以封邑为氏。春秋鲁国有龙邑(《左传·成公二年》),在今山东泰安西南,鲁大夫或有以邑为氏者。魏国也有龙邑,有大将军龙贾。鲁、魏两国皆姬姓。

源流七

为龙丘氏改姓,以山为氏。新莽时有隐士龙丘苌,吴人;蔡邕《琴操》有楚人龙丘高;北魏时有梁国都督龙丘大千。其后无闻,或改龙氏。

源流八

出自改姓。古代有勾龙氏,如宋朝画家勾龙爽。后或改为单姓勾氏、龙氏。

龙姓的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龙姓源出河南、山东,而后搬迁,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以及安徽。

汉朝时期,据郡望可知,甘肃和湖北、湖南省境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间地已是龙姓繁衍的三大中心。

宋朝时期,龙姓大约有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4%,排在第二百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江西、安徽,这三省龙姓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87%,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等省。四川省为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龙姓总人口的32%。全国形成了西部四川、东部赣皖两大块龙姓人口聚集区。

宋元之际,受“大时代影响”,龙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和其他汉姓氏族一样,四川和河南地区龙姓人口急剧减少,而主要分布在湖南和江西地区。

明朝时期,龙姓大约有12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2%,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这两省龙姓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71%,其次分布于湖北、广西,这两省的龙姓又集中了14%。江西省的龙姓人口约占龙姓总人口的44%,为龙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江西为中心的赣、湘、鄂、桂龙姓人口聚集区。

当代龙姓的人口约280万,为全国第八十五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8%。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江西、安徽、海南等南方各省。

汉族龙姓约占总人口90%左右。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海南、江西、安徽等地是汉族龙姓的主要分布地,此外,山东、江苏、天津、河北、河南、东北三省、山西、贵州黔西、陕甘等地以及港、澳、台皆有分布。海外部分,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有龙氏公会(多是海南省迁入)。

湖南湘西、贵州黔东南、重庆渝东南、湖北鄂西南等地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因明、清改土归流亦产生部分少数民族的龙姓。

龙姓的郡望堂号

郡望

武陵郡,治所在今常德;

天水郡,西汉时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西晋时治所在上邽(今天水市);

武阳郡,治所在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

太原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

武昌郡,治所在今武昌。

堂号

“世师”、“八德”、“经德”、“纳言”、“敦本”、“敦厚”、“武陵”、“天水”、“存仁”、“忠孝”等。


相关文章

12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