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百家姓 >

林姓的起源和历史简介

| 枝寅

林姓的来源和历史,林姓的得姓始祖是谁?从古至今,中国的姓氏并不只有500多个,而是达到了五千多个,在百家姓当中的姓氏只是比较常见和人口数量比较多的姓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林姓的起源和历史简介,一起来看看吧。

林姓的起源和历史简介

林姓的起源和历史简介

1、源自比干后裔

林姓的主要起源就是商朝的比干大臣,他是纣王的叔叔,也算是殷商王室的族人,同时担任着辅佐王室的大任,但他非常喜欢以死直谏,最终因为对纣王的暴虐统治感到不满,而被纣王杀害,而他的妻子当时逃到了长林山中,最终在林子中生下了比干的儿子泉,于是这样的忠烈之士,在周武王姬发继位后受到了表彰,比干的儿子泉也被赐姓为林,最终形成了林姓正宗。

2、源自周平王后裔

周平王姬宜臼的后代也是林姓氏族的一个始祖,在周平王在位的时候,生下了一个庶子叫做姬林,字开,而他的子孙后来也就以祖先的名为姓,最终形成了林姓氏族的一脉。

3、源自西周官吏名

林姓还有一个来源,是源自西周时期的官职名,当时在宫廷中有一种专门负责植树造林,养护树木花草的官吏,叫做“林衡”,又被称为“林人”,最终这一类官吏的后裔子孙也就以祖先的官名为姓,最终也成为了林姓氏族的一部分。

林姓的来源之迁徒分布

林姓最初发祥于河南省境内。自周武王赐名林坚,林坚食邑博陵(今河北省安平)后,子孙世袭其爵。春秋时期,林姓由于官职调迁与避乱隐居,散居于周(今陕西、河南一带)、鲁、齐、卫等地。战国时期,赵宰相林皋,始居九门(今河北省藁城县西北),生有九子,分别为文、成、宣、化、德、修、明、勉、昭,父子均十分贤德,被称之为“九龙之父”,“十德之门”。后来因为赵王妒其才能欲加害,所以迫使林姓举家迁至西河(即榆林河,流经陕西榆林,注入永定河)避难。汉朝时,林姓子孙历任少府、太子太傅等官职,从而在济南地区使林姓成为名门望族。后由于再次遭受政治迫害,中原林姓在东汉末、三国时期大批南迁,迁入江浙一带。至西晋末年,中原林姓开始进入福建。林坚八十一代孙林颖之长子林懋曾任下邳太守,分出了下邳林姓;次子林禄曾任晋安(今属福建省)太守、晋安郡王,死后葬于惠安县涂岭九龙岗,成为海内林姓拜谒圣地,为林姓在福建开基始祖。其苗裔散居侯官、福唐、长乐、惠安、龙溪、漳浦等地,称“闽林晋安世系”,成为林姓最大、最著名一支。晋安林姓又派生许多支派,最盛的有两支:一为侯官世系(今福建省福州),民族英雄即属此支后裔;一为莆田世系,此支自林禄之孙林绥始,林绥的十三世孙林披生九子,俱官刺史,号“九牧林家”。晋安世系分支较著名的还有琼州世系与睢阳世系,分别在唐朝与南宋时迁入海南,并且部分由于战争在明朝时散居于河南、甘肃等地。林姓在唐朝时最早入台,在明清之际,闽粤沿海地区的林姓开始移居台湾,繁衍发展。林姓在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分布较多、约占全国林姓百分之六十,为我国典型的南方姓氏,如今已遍布全国各地,而且还远播到港澳与国外。林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一七。

林姓起源之郡望堂号

西河堂: 周武王灭殷商建周,昭泉乃殷商忠直之臣比干之子,赐名林坚,林氏始祖林坚食邑博陵(今河北省安平)后,考河南淇水,地处古黄河之西,世称西河,故林氏郡望总堂号为“西河堂”,子孙世袭其爵,多为大夫。春秋时期,林姓后人由于官职调迁与避战乱隐居等原因,散居于周(今陕西、河南一带)、鲁、齐、卫等地.

九龙堂或十德堂 林坚的35世孙林皋在赵国任国相,德高望重,权倾一时。他定居于赵国境内的九门(今河北藁城之西北),娶妻胡氏,生有九子,即:林文、林成、林宣、林化、林德、林修、林明、林勉和林韶。九子皆有大夫官职,赵国人称之为“九龙”。林皋也被誉为“九龙之父”,其门第被赞颂为“个德之门”。因赵国君王器量狭小,对此十分嫉妒,叫人“择其木皋繁者伐之”。林皋知道面临身之祸,赶紧率全家老少逃往白云山避难。赵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感叹,他说:“贤哉林皋父子也!”

问礼堂 林放问礼之本,孔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注解:与其行礼过分奢侈,还不如俭约些好;丧礼与其失于和易,宁愿悲戚些好。山东新泰市有个放城乡有林放墓,碑上刻的是“先贤长山侯林子放墓”,因为他有这一问,宋代追封林放为长山侯,唐太宗追封为西河伯,现在的林姓家谱,还有叫“长山世谱”的。曲阜孔庙里现在还有一块“林放问礼处”碑。林放入孔庙与孔子同祭。

济南堂 赵国灭亡之后,原居于赵国九门的“九龙堂”部分林姓望族就迁徙到齐郡邹县(址在今山东省境内)。至西汉之初,分邹县之地置济南郡,故后来统称“济南林氏”,其居住中心在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古平陵城。这一名门望族以“济南堂”为堂号,以“济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为堂联。因此,“济南”成为继“西河”之后林姓的第二个重要的发祥地。林坚的50世孙林尊,在汉宣帝时代官至太子太傅,成为“济南林姓望族”的开基始祖。后来衍分的支派,如广陵林姓、郯城林姓、平原林姓、下邳林姓、晋安林姓、寿州林姓、光州林姓、三原林姓和陇西林姓等都以林尊为先祖。

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族建立的前赵政权灭西晋,开始了汉民族的第一次灾难--五胡乱华。司马懿之曾孙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称帝,成为晋室中兴之主,是为晋元帝。《晋书》所载:“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唐人林谓在《闽中记》写道:“永嘉之乱,中原仕族林、黄、陈、郭四姓先人闽。”

徐州林氏与下邳林氏 林礼是林坚的80世孙,在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任职中郎主簿,后升为太子太傅,由世居地博陵郡迁入徐州,遂成为徐州林姓望族之始祖。林颖是林礼之子,在晋愍帝建兴三年(公元315年),由徐州别驾升任黄门侍郎,随司马睿渡江南巡,先寓居徐州,后定居下邳。林颖的长子林懋是林坚的82世孙,在晋愍帝执政时期曾任通宜散骑常侍、殿中侍御史和侍卫将军等职,后出任下邳郡(址在今江苏省睢宁县及邳州市)太守。林懋太守任满之后,鉴于时局动荡,便慎选下邳郡的梓桐乡定居下来。现今所见的林姓家谱,一般称林懋为“下邳林”的始祖。林懋有六个儿子,都当了大官,地位显贵,时人称之“六龙”。

晋安林氏 林颖的次子林禄,在西晋王朝中历任安东琅琊王府参军、给事中、黄门侍郎等职,曾随司马睿南渡。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之后,他颇受晋元帝司马睿重用,历任招远将军、散骑常侍、合浦太守和晋安太守等职。林禄于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举家人闽,定居于晋安(郡治在今福建省福州市),成为“晋安林”的开基始祖。林禄的子孙除寓居晋安郡侯官县之外,后因人丁繁衍兴旺,广泛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各地,无愧林氏第一旺族,据称闽林裔孙今已发展到一千万人以上。 其后的唐九牧林、阙下林及其后的宋九牧皆出自晋安世系。

柴林氏 隋代末年,林坚的91世孙林英由福建长乐迁至洪州鄱阳 (今江西省波阳一带)寓居,生子林士弘。后来鄱阳人操师乞与林士弘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克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后操师乞在作战中被流矢射中身亡。其后林士弘战败而被迫降唐,不久病故。 其后详细资料可以参考柴林氏世系.其后分布于福建龙岩,堂号亦为“济南堂”。

闽林十世隋朝右丞林茂,由晋安迁居莆田北螺村。又五世而至万宠,唐开元间任高平太守,生三子:林韬、林披、林昌。

阙下林氏:林韬公之孙攒,贞元元年(公元785)唐德宗立双阙以旌表其孝,时号"阙下林家"。

唐九牧林:披公唐间授太子詹事,赠睦州刺史,由北螺迁居澄渚乌石(今析出属西天尾镇龙山村),生九子林苇、林藻、林著、林荐、林晔、林蕴、林蒙、林迈、林茛、林蔇官刺史,世称"九牧林家"。

雾峰林氏:林昌公生子萍,后裔居游洋后林石转迁台湾雾峰,为雾峰林氏开台望族。

宋九牧林:阙下八世林伋北宋授晋江县尉居霞洲,生林杞,林杞字卿材,登宋天圣五年进士,历知康州、雅州、泰州、淄州,以光禄卿致仕,卒年九十。妣胡氏。 生九子:林景渊知惠州,林景佑知泗州,林景默知寿州,林景辉知瓜州,林景大知徐州,林景瑞知常州,林景元知邳州,林景贞知宿州,林景亨知华州,是为宋九牧,联曰“唐代兄弟九刺史,宋朝父子十知州”。

韩国海东林氏 林坚的102世孙林八及为躲避朱温对原唐朝廷大臣大肆戮,由彭城港雅村(今福建省惠安县东岭镇所辖的自然村)渡海,航船飘泊北上,在新罗国(朝鲜半岛东南部古国)湾登陆,选择僻静之地——平泽居住下来。今林八及的后裔分布于韩国汉城、镇川、釜山等广阔地区,称“海东林姓派系”

林姓的得姓始祖是谁

林坚,得姓始祖林坚是比干的遗腹子。因商纣王残暴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当时,比干的夫人陈氏身怀六甲,带着四个侍女逃到牧野避难。她们住在树林掩映的石洞里,后来,夫人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坚,字长思。周武王伐纣取胜,比干的夫人携子坚拜见周武王。因为坚是在树林里出世的,所以,周武王以“林”赐姓,拜为大夫,食采西河后移封博陵公。

相关文章

12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