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网 > 百家姓 >

福建包姓起源于哪里

| 婉玲

姓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国通常是维系血缘的隐形纽带,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福建包姓起源于哪里,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福建包姓起源于哪里

福建包姓起源于哪里

福建永泰莲峰包氏溯源

永泰莲峰包姓是分支于尤溪县东溪的包姓。

永泰莲峰包氏第一世祖――景钟公,是从尤溪县汤川乡东溪村于明嘉靖甲辰年(公元1544年)迁到永泰32都莲峰大坊地方屯所的。

经查证《尤溪东溪包氏族谱》,尤溪东溪包氏第一世祖――汉坤,是山西省晋江府龙门县上党地方人,在公元960年随艺人迁至福建省尤溪县东溪地方屯所。自公元960年汉坤公迁居东溪起,到景钟公1544年迁往永泰止,在尤溪共经历了584年。这个期间《尤溪东溪包氏族谱》对尤溪东溪包氏第一世~第五世,即:汉坤公、伯益公、赐第公、俊卿公、均达公五代世祖,有记载简谱(附后)。其他由于资料散考,记录不是很详细。

包姓分布与迁移

先秦时期,发源于湖北的包姓逐渐向北和东扩散。秦汉时期,包姓已经在山西上党地区形成望族。魏晋时期,由泰山鲍姓改姓的包在山东也迅速向东南迁移,同时包姓主力向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一带聚集。唐宋时期,包姓已经在长江南北分布,并进人福建。

宋朝时期,包姓大约有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0.11%,排在第一百二十八位。包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约占包姓总人口的一半。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江西,这两省包姓大约占包姓总人口的76%;其次分布于浙江、四川、江苏、河南、福建。全国形成了以皖赣为中心的包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包姓大约有1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0.13%,排在第一百二十四位。浙江为包姓第一大省,约占包姓总人口的4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这两省包姓大约占包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山东、广西、云南、江西、安徽。其人口继续向江浙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的包姓人口聚集区。

当代包姓的人口已达115万,为全国第一百三十九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87%。自宋朝至今1000余年,包姓人口的增加率呈下降态势。目前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浙江、江苏甘肃,这四省区大约占包姓总人口的45.4%;其次分布于四川、辽宁、安徽、广西、山东,这五省区集中了包姓总人口的20.9%。内蒙古约占包姓总人口的17.3%,为当今包姓第一大省,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族使用包姓较多。汉族包姓主要居住在浙江,浙江集中了包姓总人口的10.3%。全国形成了北方蒙甘地区蒙古族包姓、南部浙苏地区汉族包姓两块聚集区。

包姓郡望和堂号

郡望和堂号:包姓的郡望主要有丹阳、上党、南阳。包姓的堂号主要有刚毅、清河、孝肃。这三个堂号均典出北宋包拯。包拯为北宋安徽合肥人,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迁右侍郎中。他立朝刚毅,权臣贵戚为之敛手,而百姓都说包拯的一笑比黄河还清,死后谥孝肃。

包姓历史名人伟人

1、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人,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仁宗时任监察御史,主张"练兵选将,务实边备",以御契。后任天章阁侍制、龙图阁直学士。

2、包何:字幼嗣,润州延陵人。包融之子。与弟包佶齐名,世称二包。登天宝进士第。大历中,为起居舍人。诗一卷。

3、包世臣:字慎伯,号倦翁,清朝泾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举人。曾任江西新喻县知县,对农政、漕运、盐政、货币、兵法等问题都有论述,主张积极抗英。他还善于书法,肆力北魏,兼习二王,对咸丰、同治年间的书法很有影响。

4、包融:润州人(一云湖州人)。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号吴中四士。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迁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子何、佶,世称二包,各有集。融诗今存八首。

相关文章

121404